Из-за 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й блокировки нашего сайта РКН сервисами, просим во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резервным адресом:
Загрузить через dTub.ru Загрузить через ClipSaver.ruУ нас вы может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есплатно 獅子山郊野公園遠足: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 畢架山引水道 - 九龍水塘 или скачать в максимальном доступном качестве, которое было загружено на ютуб.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выберите вариант из формы ниже:
Роботам не доступно скачивание файлов. Если вы считаете что это ошибоч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 - попробуйте зайти на сайт через браузер google chrome или mozilla firefox. Если сообщение не исчезает - напишите о проблеме в обратную связь. Спасибо.
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
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
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savevideohd.ru
在2022年4月5日,我和 Alex 去了沙田遠足, 行程十分輕鬆。我們的路線是從紅梅谷燒烤場沿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登上畢架山引水道 (亦都係 衛奕信徑5段), 然後循引水道步行到九龍水塘, 那裡是畢架山引水道西面的終點, 同時也是衛奕信徑5段的終點站。 回顧整條路線,除了紅梅谷自然教育徑這段登山路比較吃力外,其餘的步道都十分輕鬆好走! 我們在早上乘港鐵到大圍站。從 C 出口走出大圍站,乘出口前的手扶電梯到天橋上。 接著沿天橋向前走。天橋四通百達, 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 幸好在分叉路口的標示都十分清晰。 我們按往「田心、隆享邨」的標示一直走。 天橋上可以看到山上的「望夫石」。從這裡遠眺, 外型真的很像婦人揹著嬰孩盼望夫歸, 十分神似! 繼續沿天橋走。天橋很長, 好像走不完的。 走 下天橋, ,便來到紅梅谷路。從這裡開始,只要循紅梅谷路一直往上走便可到達紅梅谷燒烤場。 沿紅梅谷路往上走,經過紅梅谷遊樂場、田心村,再往上走便來到隆享邨。 因整條遠足路線都沒有補給站,所以打算在隆享邨吃個輕食才往紅梅谷。 隆享邨的商場很傳統, 都是家庭式的店舖, 只有一間茶樓和一間快餐店。不過, 街市外面的裝扮卻很有特色。街市很大, 很整潔, 攤檔售賣的食物可謂包羅萬有。 我們在隆亨邨地下的「嘉餸餐廳」吃完早餐後, 繼續沿紅梅谷路往上走。 沿途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山上的「望夫石」。 經過「世界花園」巴士站, 這是最近紅梅谷的巴士站。如果想走少一些路, 可以乘巴士到這裡下車。 在前面的斑馬線走過馬路, 繼續沿紅梅谷路往上走。 當看到「郊野公園」的路標後, 在前面走到馬路對面。 繼續沿紅梅谷路走。從下面穿過一條行車天橋後, 轉右沿一條頗為傾斜的石級往上走。走上石級後, 向前走不到三十步, 便來到紅梅谷燒烤場的入口牌坊, 這裡也是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的起點。 我們就是從這裡沿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登上山腰的畢架山引水道。 穿過牌坊, 沿步道往上走一會, 來到一個分叉路口。右邊的小路是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前面往上的石級直達畢架山引水道的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終點, 是一條捷徑, 好走很多。 我們這次選擇走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在這裡轉右。 紅梅谷位於沙田區南面的一個山谷,屬於獅子山郊野公園的範圍, 由於很多紅色的水楊梅,因而得名。 紅梅谷於1950 至1960年代是香港熱門的郊遊地點, 是學校旅行必到的地方。 沿途都有介紹生長於紅梅谷內的 花草樹木、地理和生物常識, 真是溫故知新。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蜿蜒於紅梅谷中, 上上落落, 曲折迂迴, 要花很多時間才到達畢架山引水道, 而且很多都是狹窄泥路, 所以絕大部份旅客都選擇走鋪設得很好的石級捷徑。 從紅梅谷燒烤場入口牌坊計, 沿曲折迂迴的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向上走了40分鐘, 終於抵達畢架山引水道啦! 這裡也是衛奕信徑5段。 接著的行程是沿引水道步行到畢架山引水道西面的終點 — 九龍水塘。 畢架山引水道平緩易走, 沿途偶爾都可以看到山下的沙田市鎮。 左邊的小路是乾隆古道。沿這一直往上走會到達九龍坳, 再往上走便可以登上獅子山山頂。 今天不是爬上獅子山, 繼續沿畢架山引水道走。 畢架山引水道全長約6.4公里, 蜿蜒於獅子山和畢架山中, 沿途收集附近山麓一帶的山水, 最後流入西面的終點 —九龍水塘。 畢架山引水道沿途設有多個涼亭, 供走累了的旅客休息。 沿途不時會遇到猴子, 對遊客完全沒有敵意的。 沿畢架山引水道走了約1小時40分, 從旁邊穿過一條欄杆, 再往前走一會, 迎面是大埔道, 九龍水塘就在馬路對面。 就這樣來到畢架山引水道西面的終點! 畢架山引水道所收集到的山水就在這裡流入九龍水塘啦! 這裡仍然是獅子山郊野公園的範圍。不過, 大埔道對面的地方已經是金山郊野公園。 ***** 來到這裡, 當然順道往九龍水塘水壩遊覽。 循畢架山引水道終點旁的步道走, 跨過一條行人天橋, 來到大埔道的對面。 馬路旁已經是九龍水塘。 沿大埔道走。沿途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九龍水塘主水壩, 離這裡不遠。 沿大埔道走約10分鐘便來到九龍水塘水壩的入口, 這裡是金山郊野公園的範圍。這裡也是麥理浩徑5段的終點站, 同時也是麥理浩徑6段的起點。 沿金山路往下走, 便進入了九龍水塘的範圍。 九龍水塘在1901年開始興建, 於1910年落成啟用, 是香港第4個水塘。 沿金山路往下走一會, 首先經過構造看似簡單, 但卻身負重任的溢洪壩。 溢洪壩用於控制水塘水位, 確保水壩的安全。 跨過溢洪壩, 再沿金山路走一會便來到九龍水塘主水壩的入口。主壩上間中會有汽車及電單車從身後駛來, 走起來也不可以大意。 步行一會, 來到主壩大概中央的地方, 右邊有一個很細的建築物, 這是主壩水掣房, 主要功能是用來控制水壩的水位。 九龍水塘主水壩外形為弧形,設計獨特壯觀。 我和 Alex 拍拖時來過九龍水塘水壩幾次, 風景依舊, 只是多了很多遊客和嘈雜聲音。 九龍水塘主水壩長約160米, 慢慢步行, 不用10分鐘便來到主壩的另一邊。 而這裡也是今天沙田遠足行程的終點站啦! 謝謝收看! 如果喜歡, 請免費訂閱我的頻道, 按個 LIKE 和留下評論!